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荆江评论: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

发布时间:2023-12-02|栏目:新闻资讯|浏览次数:33

荆州新闻网评论(评论员 龙伟)“中国学是历史中国之学,也是当代中国之学。”11月24日,习近平主席向世界中国学大会·上海论坛致贺信。在贺信中,习近平主席指出,溯历史的源头才能理解现实的世界,循文化的根基才能辨识当今的中国,有文明的互鉴才能实现共同的进步。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代相传,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部分,是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资源。必须坚持在保护、传承、发展上持续发力、久久为功,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活”起来。

大力做好保护的文章。“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要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做好文化遗产的保护,就是解决文化源头的问题。我们要在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成立专门的领导机构和工作专班,全面梳理区域内的文化遗产,加强文化遗产资源的普查调查,建立完善的保护名录。要坚持保护与发展并驾齐驱,在城市更新、乡村建设、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上高度重视历史文化遗产遗迹的保护,坚决打击“重开发、轻保护”的行为。严格执行《文物保护法》《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奠定优秀传统文化活下来、活得更长久的基础。

大力做好传承的文章。文化传承是一座桥梁,连接着历史和未来,连接着前辈和后代。让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要守正创新、塑形铸魂。一方面要做好研究工作,提升学术能力,深入挖掘文化遗产故事,不断加强对文化遗产的研究阐释和展示传播。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导人们欣赏中华优秀传统表现之美,把培育形成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文化观等放在突出位置。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承载的力量充分释放,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另一方面要大力培养人才,发挥青年生力军的作用,不断注入文化传承发展的新鲜血液。在各类院校增设戏曲、音乐、舞蹈等非遗学科,建立健全学校与剧院团的定向培养制度。投入专项资金壮大人才队伍,吸引一大批感兴趣、有理想的青年投入到文化传承事业当中,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提供不竭动力。

大力做好发展的文章。历史文化遗产不仅生动地述说着过去,也深刻影响着未来。中华文明突出的创新性决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波澜壮阔的历史舞台经久不衰、熠熠生辉。要不断推进文化资源的数字化,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建设智慧博物馆,实现文化资源开放共享。要不断推进文化资源的产业化,立足地方特色文化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产业,让文化优势转化为推动地区发展的经济优势。要不断推进文化资源的品牌化,推出嵌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的文创产品,打造地方特色文化IP,提高产品文化内涵和文创竞争力,吸引资本流入,使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焕发新的活力。


你觉得这篇文章怎么样?

0 0
标签:全部
网友评论

管理员

该内容暂无评论

美国网友
Copyright © 2022-2023 广东省传统文化促进会 版权所有
电话:020-38216668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越秀公园花卉馆中馆 备案号:粤ICP备2023116495号-1
网站地图百度/谷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