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政策解读

有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发布时间:2024-12-21|栏目:政策解读|浏览次数:6
作者:任友群(山东大学党委书记)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讲话时强调,“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赓续中华文脉。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把历经沧桑留下的中华文明瑰宝呵护好、弘扬好、发展好。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因子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是传承性与发展性、民族性与世界性、包容性与鲜活性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聚焦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新的发展阶段,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在经济社会繁荣发展基础上提出的更高要求。在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坚定文化自信,把握好赓续与创新的契合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巩固文化主体性,夯实文化建设根基。
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定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自信才能自强。有文化自信的民族,才能立得住、站得稳、行得远。”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是对民族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民族文化信念的坚韧执着,是对民族文化生命力的充分把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定文化自信,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基点,是坚守中华民族文化理想的“中国底气”。中国人民不惧挑战、艰苦奋斗的无畏品格和精神世界,是始终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之中的。正确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必须以民族精神为起点,从近代以来中国的苦难辉煌史中感悟民族文化底蕴,深刻认识民族精神的形成发展是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滋养,是我们在种种磨难中站稳脚跟的坚固支撑。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必须辩证把握时代精神风貌和民族价值追求,始终保持对自身文化生命力、创造力的高度信心,从根本上激发全民族自信自立、顽强拼搏的昂扬精气神,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化文化认同。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9月召开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讲话时强调,“着力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提供强大精神文化支撑”。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纵观中华民族发展史,五千多年的文化积淀是经过历史检验的宝贵遗产,是凝聚中华文化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构建和运用中华文化特征、中华民族精神、中国国家形象的表达体系,方能不断增强各族群众的中华文化认同。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进程,必然是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必然是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过程。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坚实的精神和文化基础,使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巩固文化主体性,筑牢文化根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有了文化主体性,就有了文化意义上坚定的自我,文化自信就有了根本依托”。中华文化主体性,是在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中,以至真至深的家国情怀,历经千难万险而不断复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在中华文明突出的创新性中,以推陈出新的气度品格,创造性地与实践融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在中华文明突出的统一性中,以团结集中的一体存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在中华文明突出的包容性中,以海纳百川的伟大胸襟,充分吸取其他民族文化精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在中华文明突出的和平性中,以同舟共济的理念,推动不同文明和谐共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坚持党的领导,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要独立自主、吸收外来、勇毅前行,对内汇聚民族团结的自我意识,对外展现和平的时代特性,进一步彰显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认识的新高度。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创新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靠深层次的文化主体性塑造,在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因子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中完成自我提升,在推动文化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征程中实现自我确认;要深刻把握中华文明发展规律,充分激活文化发展的动力源泉,坚定文化自信,走向文化自强,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筑牢文化根基。
坚持自信自立,坚持胸怀天下,坚持“两个结合”,充分挖掘传统文化资源,阐发中华文明新内涵、新精神、新价值,是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原则。
坚持自信自立,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活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把先进的思想理论带到中国,以真理之光激活了中华文明的基因,引领中国走进现代世界,推动了中华文明的生命更新和现代转型。”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既是一部中华民族从备受屈辱到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发奋图强史,也是一部中国人在精神层面自立自信自强的文化发展史。中国共产党是具有高度文化自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党的百余年奋斗历程也是建设新文化、创造新文明的奋进历程。习近平文化思想根植于我们党推进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是中华民族在精神上独立自主的集中体现。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必须坚持文化自立、坚定文化自信、推进文化自强,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宝贵资源,着力发挥这一中华民族突出优势,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
坚持胸怀天下,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一个和平发展的世界应当承载着不同形态的文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多样性是人类文明的魅力所在,更是世界发展的活力和动力之源。”坚持胸怀天下,既是一种使命担当,也是一种战略思维方式,更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政治品质和精神气质的传承。“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政治理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价值追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道德情操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担当,承载着中华文明独特品质和鲜明价值,塑造了中华民族以天下为己任的民族精神与文化基因。当前,世界文化激荡展现新的态势,人类文明的发展格局也在经历调整和重塑,把握人类文明发展规律,才能在时代考验中继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篇章。新征程上,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倾听世界声音,思考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国担当,是传承中华文化基因的时代表达与实际行动。要以和平发展、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使命自觉把握时代脉搏,积极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加快构建中国话语体系,推动中国叙事立体化、精准化、多样化传播,彰显中国共产党人的宽阔视野,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和世界意义。
坚持“两个结合”,焕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命力。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讲话时指出:“历史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表明,‘两个结合’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建党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推动中华文明的生命更新和现代转型,实现了“根”与“魂”的契合融通。“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必须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实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生命,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实现中国化时代化的新飞跃,显示出日益鲜明的中国风格与中国气派,让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要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进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兼收并蓄、择善而从,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中国相适应、同现代社会相协调、同现实文化相融通,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
有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是历史赋予的新使命。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融通多媒体资源和文艺作品传播,创新文化表达方式,为人民提供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产品,形成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跃局面。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推动各类文化市场主体发展壮大,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和文化消费模式,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人们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文化产业是一个朝阳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载体。生机勃勃的文化产业生态是文化建设健康发展的前提,也是文化传承创新的基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顺应时代步伐,创新文化生产,彰显中华文化魅力,是对新时代文化建设要求的精准把握。要以文化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文化产品有效供给为导向,完善文化经济政策,着力激发文化需求力。“文创IP”、“跨界融合”等文化业态的创新性发展,丰富了文化产品供给,焕发文化发展的新气象。要盯紧前沿科技,全面打造“文化+科技”的技术矩阵,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提升文化产业效率,驱动文化供给多元高效,加速培育文化新质生产力。要重心下移,打造特色乡村文旅,挖掘乡村特色风貌、民俗风情、传统技艺,重塑乡村文化产业体系,拓展文化传统与现代生活融合空间,着力探索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新路径。
注重运用新媒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充分发挥各级党报、党刊、电视台、广播电台等宣传主渠道作用,注重运用新媒体,深入宣传党中央部署要求”。焕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机活力,不仅表现在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上,也体现在传播方式的灵活运用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增强中华文化传播力,要创新文化传播载体,发挥新媒体优势,占据思想引领的传播高地,利用微博、短视频等新型媒体平台,建设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文化宣讲网站,以媒体优势为支撑、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建设为重点,探索融合发展新机制、新模式、新效果,形成立体多元的传播体系。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大众方式做好宣传,使文化贴近百姓生活,更好引领社会风尚。利用“云游直播”、纪录片、数字体验展等服务,将传统文化融入人们日常生活中,释放传统文化涵养性情、滋润身心的精神养分,实现传统文化在时间与空间层面的传承发展。
不断创作优秀文艺作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文艺创作不仅要有当代生活的底蕴,而且要有文化传统的血脉。优秀的文艺作品反映着文化创新创造的能力与水平,与时俱进才能激发传统文化活力。要在新时代文艺创作中以文载道,聚焦国家发展主题,以“中国风格”展现中华气韵;以真实、饱满、丰富、立体的形象,在运用民族历史文化智慧中催生艺术经典;以舞蹈诗剧、动画影片、人文纪录片等,将艺术情感、美学追求同人民期盼相融合,加深对中华文化的认识与理解。要在培根铸魂上展现新担当,在守正创新上实现新作为,在明德修身上焕发新风貌,用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文化创造,展示中国文艺新气象。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通过青年向世界阐释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充分发挥优秀文艺作品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将爱国情怀和奋斗信心通过优秀的文艺作品予以呈现和表达,与青年群体形成有效的共振,持续引导广大青年从增强文化自觉转化为坚定文化自信,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血脉、浸入灵魂,与祖国共发展、与民族同命运、与人民齐奋斗。
有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必须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优化人才培养机制,强化科技创新力量,让传统文化更具新颖性,让传统文化魅力被更好感知,增强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向往。
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推动文化繁荣兴盛,事关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事关国家长治久安、民族永续发展。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方兴未艾,新的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在文化领域不断催生各类新业态、新应用、新模式,深刻改变文化创作生产和传播消费方式,深刻重塑媒体形态、舆论生态和文化业态,深刻推动不同文化和价值观念交流交融交锋。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是文化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必须进一步完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完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制度机制,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把激发全民族创新创造活力作为中心环节,加快完善遵循文化发展规律、有利于激发活力的文化管理体制和生产经营机制。改进文艺创作生产服务、引导、组织工作机制,引导广大作家、艺术家立足生活的深厚沃土,自觉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学习借鉴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充分发挥个性与创造力,推出更多熔铸古今、汇通中西的文化成果。
优化人才培养机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要用好人才,充分发挥创新优势,我们国家的发展事业就大有希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必须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培育规模宏大的优秀文化人才队伍。以创新、质量、实效和贡献为导向,改革文艺人才评价和引进机制;积极构建人才培养、发现平台,不拘一格、大胆选拔和使用人才;从政治理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科技创新意识和艺风艺德等各方面,加强对新时代文艺人才的思想引导。坚持出成果和出人才相结合,尊重文艺人才,尊重文艺创造,形成文艺精品和文艺人才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坚持抓作品和抓环境相贯通,积极营造健康的文化生态、活跃的文化环境,形成文艺精品和文化环境相互生成的生动情景。充分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鼓励解放思想、大胆探索,营造积极健康、宽松和谐的氛围,让一切文化创新源泉充分涌流,让一切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
强化科技创新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和科技融合,既催生了新的文化业态、延伸了文化产业链,又集聚了大量创新人才,是朝阳产业,大有前途。”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培塑文化新业态,一条重要的途径就是实现科技与文化深度融合,为文化创新插上科技翅膀。要通过新技术手段对文化资源进行数据采集、加工、存储、传输与应用,把文化资源转化为可溯源、可量化、可体验的技艺技能,建立健全共建共享机制,让更多人直观地感受中华文化的历史价值和艺术魅力。要通过三维仿真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对文化遗产进行可视化建模、立体化再现,沉浸式体验历史场景、文艺作品,引发共鸣,深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知。依托互联网和数字技术,创作互动短视频、文创产品,开创体验性文化消费模式,拓展传统文化产品受众面,为传统文化艺术焕新注入智识支持,实现科技与文化双向发展的良性互动,在更高水平上发挥科技创新对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的支撑保障作用。
来源:《红旗文稿》2024/23


你觉得这篇文章怎么样?

0 0
标签:全部
网友评论

管理员

该内容暂无评论

美国网友
Copyright © 2022-2023 广东省传统文化促进会 版权所有
电话:020-38216668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越秀公园花卉馆中馆 备案号:粤ICP备2023116495号-1
网站地图百度/谷歌